地大科技工作者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家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发布时间:2020-09-16发布者:小锤君浏览次数: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龙涛 王海锋 白振洋)9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听取意见。他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学校科技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为我国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担负起历史责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校长王焰新院士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做好新时代科技创新和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在研究型大学建设新阶段,学校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四个面向”的要求,加强谋划和布局,守正创新、锐意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坚实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将致力于服务人类健康和福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前沿研究、加强基础研究,推动交叉融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协同破解“卡脖子”技术问题。将深入推进科教协同育人,以科研水平的提高带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自动化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吴敏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改革释放我国科技队伍的创新潜能,从资金投入、政策支持、科研生态等方面加强基础研究,并赋予高校、科研机构更大自主权,给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更加宽阔的奋斗舞台。面临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科技工作者更应该坚持需求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自动化学院将继续鼓励教师潜心钻研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科学与技术,瞄准国家重大需求解决现实问题。

资源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李建威表示,科技创新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作为一名地质资源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受鼓舞,同时倍感责任重大。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更加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瞄准我国资源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突出原始创新能力提升,为我国深部地质资源的勘查和开发、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做出应有贡献。

材料与化学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夏帆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要充分认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激励我们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明确科研工作的目标方向,潜心做好研究和教学,积极投身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自主发展的基础研究中去,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在技术研究上进行创新与超越,从而获得战略成长与重大突破,在推进科技创新、融入经济建设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地球科学学院教授王伟表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则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对科技工作者的殷切希望,也正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动力和灵感源泉。作为一名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将立足兴趣驱动,坚持自由探索,追求大胆创新,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也要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更加重视学习,把握发展机遇,学好专业知识,传承发扬科学家们的爱国精神,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为引领科技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工程学院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李长冬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指明了加快科技创新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于科技创新和发展的高度重视。作为科技工作者,我深受鼓舞,立志增强自身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努力实现更多的“从0到1”原始创新突破。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胡兆初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给广大科技工作者指明了努力方向,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和要求。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感到倍受鼓舞。我们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坚持以国家重大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勇攀科学高峰,努力提升提出新概念、发现新机理、创造新物质、实现新功能的能力,积极为攻克在本行业国家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问题贡献智慧和力量。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袁松虎表示,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国家发展对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科技发展已成为解决当前我国主要社会矛盾的重中之重,也是建设现代化科技强国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环境地学科技工作者,我深切地感到身上肩负的历史重担,有很多的科技难题和国家需求需要我们去攻克,我们要主动服务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学院教授余欢表示,科研体系的顶层设计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了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强调了坚持应用型攻关和基础研究自由探索并重、两条腿走路的重要性。这不仅关乎国家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涉及基层科研人员得到的资源和支持。整合优势资源,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要培育帅才型科学家,发挥组织优势,形成战略力量。同时也应该优化资源配置,鼓励中青年教师自由探索发挥,为中青年教师创造宽松优越的科研环境。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王伦澈表示,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对于科学研究而言更是如此。自2018年起,我国发表的国际论文数量就排名世界第2位,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科研大国”。然而真正“从0到1”的突破很少,这正是增强我国国际学术竞争力的关键。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们必须勇于肩负历史责任,敢于啃硬骨头,真正实现科学研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解决重大科技问题;必须鼓励交叉学科合作发展,力争为社会输出既具备夯实理论功底又能解决实际技术难题的复合型人才。(文字编辑霍少孟)